预算决定了你每天愿意花多少钱,转化目标则决定了系统优化的方向和评价广告效果的标准。只有这两者配合合理,广告才能在控制成本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带来商业价值。
Google Ads 的预算设置是“每日预算”而非总预算,可以为每个广告系列单独设定每日预算。系统会根据该值分配每天的展示和点击频次。
值得注意的是,Google 会在设定的预算基础上允许波动浮动:某一天花费可以高于设定值(最高 2 倍),但不会导致一个完整计费周期(通常为月)超出你的“月预算”(每日预算 × 30.4)。这种机制被称为“日预算缓冲”,目的在于抓住某些高潜力时段的更多曝光机会。
例如:如果你设置每日预算为 ¥100,那么系统有可能某天花 ¥180,但在当月其余时间内会适当减少消耗,总体控制在 ¥3,040 以内。
设置每日预算主要取决于当前的广告目标、账户结构和整体营销预算。以下是一些实用建议:
假设你希望每天获得 10 个转化,而每个转化的目标成本(CPA)是 ¥50,那么你每天应预留的预算大致是:
10 × ¥50 = ¥500
如果你有多个广告系列,建议按优先级或目标分配预算。例如:
主力转化系列:¥300/天
品牌曝光系列:¥100/天
新品测试系列:¥50/天
初期可设定略低预算进行试跑,待数据积累后,再根据表现逐步提高。例如:
第1周:¥100/天
第2周:根据转化成本表现提升至 ¥150–200/天
你可以在 Google Ads 后台的广告系列界面,随时修改预算,无需重新审核广告。
转化(Conversion)是你希望用户完成的关键行为,比如购买商品、填写表单、拨打电话等。Google Ads 提供了一整套转化追踪机制,帮助你衡量广告是否带来了这些行为。
在后台点击「工具与设置」>「转化」,可以添加你关心的转化事件。常见的包括:网站购买、表单提交、电话拨打、应用安装或 App 内操作,系统支持通过「Google 标签」或 Google Analytics 4(GA4)关联网站行为数据。
你可以在每个转化事件中设置「计入转化」为“是”或“否”:
主转化(计入):系统会基于它优化广告投放。
次转化(不计入):用于观察但不影响出价策略。
例如,如果你希望广告以“提交表单”为核心优化目标,那么购买、浏览等行为可以设置为观察指标,而非主转化。
当你启用「目标 CPA」、「最大化转化」等自动出价策略时,系统会基于你设置的转化目标进行智能出价。
建议在出价策略设置前,先完成如下准备:至少积累 15–30 个有效转化事件;确保转化追踪设置准确,事件不会重复记录或漏记;明确你最看重的用户行为,并设为「主转化」。
每日预算和出价策略密切相关。你若选择“最大化转化”或“目标 CPA”这种自动出价方式,系统将结合你设定的预算与目标自动调整竞价。此时如果预算太低,系统可能找不到足够的展示和点击机会,导致学习期延长甚至效果不稳定。
以「目标 CPA」为例,若你设定 CPA 为 ¥50,但每天预算仅 ¥100,理论最多只能产生 2 个转化,这样的数据量不足以支撑系统的智能优化。因此,在使用自动出价前,一定要预估所需预算量。
建议始终保持预算与目标转化成正比,系统才有“操作空间”进行优化。
针对不同目标,可以采用以下预算策略:
此外还可以采用「共享预算」机制,让多个广告系列使用同一个预算池,更灵活分配资源,适合预算总额固定但各系列波动性大的场景。
启用广告时间段设置,只在转化可能发生的时间段投放;
使用设备和地域调整系数,降低低转化设备或地区的预算分配;
设置否定关键词,避免花费在无关流量上;
定期查看预算报告与机会报告,调整不合理的分配方式;
配合受众定向或受众组合,提高预算使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