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iteo 广告的站内与站外投放策略
Chris跨境营销小课堂
2025-06-06 10:29
在做数字广告投放时,我们常听到两个词:“站内流量”和“站外流量”。这在 Criteo 广告中也非常重要。理解这两种流量的区别,有助于我们制定更精准的投放策略,提升广告效果。本文将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带你了解什么是站内广告、站外广告,它们在 Criteo 是怎么运作的,以及各自的优劣与运营方法。

一、什么是“站内流量”?什么是“站外流量”?

站内流量,也叫“平台内流量”,是指用户在一个电商平台(如 ShopeeLazada、沃尔玛、家乐福等)内部浏览时看到的广告。

比如:用户在 Shopee 上搜索“耳机”,然后在搜索结果页面看到你的产品广告,这就是“站内流量”。

站外流量,是指用户在其他网站、APP、社交媒体、资讯平台上看到的广告,然后被引导回到你的商品页面进行购买。

比如:用户在浏览新闻网站时,看到你的商品广告,点击后跳转到 Shopee 店铺,这就是“站外流量”。

二、Criteo 在站内和站外的投放能力

Criteo 广告平台可以同时支持两种流量的投放:

✅ 1. 站内广告(Onsite Ads)

Criteo 与多个电商平台官方合作,将广告位集成到平台内部:

  • 搜索结果页;
  • 类目页;
  • 首页推荐位;
  • 结算页或商品详情页等。

这种广告形式也叫“Retail Media”,广告看起来就像平台商品本身,融合度高、点击率高。

✅ 2. 站外广告(Offsite Ads)

Criteo 通过其强大的广告网络,在上千个网站和App中进行展示,包括:

  • 新闻媒体、娱乐网站;
  • 社交类App;
  • 视频平台、资讯阅读器等。

用户在其他地方看到你的广告,被精准定向后点击跳转,最终回到电商平台下单。

三、站内 vs 站外广告:对比与使用场景

对比维度

站内广告

站外广告

展示位置

电商平台内部

外部网站、App

适用目标

提升平台内转化、增加销量

拉新引流、唤醒老用户、种草推广

用户心态

已有购买意图

浏览中被打动

投放优势

转化率高、用户熟悉平台

覆盖面广、精准定向、多触点影响

推荐场景

大促期间冲销量、新品曝光

拉新推广、品牌种草、再营销

建议搭配使用:通过站外广告引导用户关注品牌或商品,通过站内广告推动转化,一起发挥最大效力。

 四、运营思路:如何制定站内/站外投放策略?

1. 明确目标

想拉新客户、扩大覆盖?重点投放站外广告;

想提升电商店铺销量?加大站内广告力度;

想打组合拳?两者结合,分阶段投放。

2. 商品分层投放

畅销品:适合站内投放,抢占搜索热词和类目流量;

新品或冷门品:站外种草+再营销,提高曝光和兴趣度;

大促主推品:先站外引导流量,站内强转化。

3. 用户路径管理

用 Criteo 的再营销功能追踪用户行为;

通过跨设备识别技术,追踪从站外广告到站内成交的全过程;

实现从“看到广告”到“下单购买”的完整闭环。

五、Criteo 是如何帮助你整合站内+站外的?

Criteo 的核心优势在于:

  • 拥有自己的Commerce Media Network,可在站内外打通数据;
  • 实现全漏斗投放:从品牌曝光 → 兴趣引导 → 精准转化;
  • 内建AI 引擎自动分配预算,根据表现调整站内外流量比例;
  • 支持统一归因,让你清楚知道每一块广告花的钱值不值。
展开查看全文
内容是否有帮助?
CriteoCriteo站内广告Criteo站外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