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功能!亚马逊后台上线“ 费用透明化 ”工具!
小牛站外
2025-07-28 18:11
本文介绍7月21日亚马逊推出的“费用说明器”工具,其整合于卖家后台付款仪表板交易详情页,覆盖多核心站点且支持移动端。该工具涵盖多种费用类型,能让卖家看清订单费用构成,还说明了数据生效规则及使用路径,官方称可助卖家优化定价。同时提及小牛站外的服务,建议关注其公众号及使用自助下单网址。

7 月 21 日,亚马逊正式推出了全新的 “费用说明器”(Fee Explainer)工具,旨在帮助卖家更清晰地了解平台所收取的各类费用!

该工具被整合到卖家后台的 “付款仪表板”(Payments dashboard)交易详情页中。目前,已覆盖美国、欧洲等全球核心站点,并且同步支持移动端操作,进一步提升了使用的便捷性。

交易页面轻松看透费用构成

从亚马逊卖家公告栏的内容来看,“费用说明器” 会给每一种费用配上定义、适用变量以及计算方式。

1.涵盖的费用类型

当下,这个工具已经把订阅费、销售佣金、可变 / 固定交易手续费、退款管理费、买家退货费、高退货率处理费、移除费、弃置费等核心费用类型都纳入了囊中。

2.一键看清费用构成

卖家进入交易详情页后,单笔订单的五大核心费用就能清晰呈现,具体有:

●按品类比例收取的销售佣金;

●包含分拣、包装和运输的 FBA 配送费;

●分月度和长期计算的仓储费;

●涵盖 SP、SB、SD 等类型的广告推广费;

●退货处理费、计划外服务费等其他费用。

点击任意订单的费用数值,系统就会把各项费用的具体组成和计算逻辑拆解开来,让卖家能随时追溯每一笔扣费的来龙去脉。

值得留意的是,“费用预览报告” 里的数值都只是预估(像推荐费、仓储费这类),实际扣费时可能会因为汇率变动、促销力度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3.数据生效的规矩

卖家得在每月 19 日之前查询交易情况,这样才能保证当月所有费用数据及时同步;要是过了这个时间再查看,当月新增的部分费用(比如仓储超量附加费)就得等到下个月才能更新了。

亚马逊还承诺,今年内会不断增加支持的费用类型,让这个工具的功能越来越完善。

官方透露,卖家们可以借助这个工具对费用进行拆解,进而优化定价策略。比如说,能找出那些佣金比例高的品类(电子品类的佣金最高能达到 15%),也能对比一下 FBA 和自发货的成本差别(物流费最多能占到订单金额的 35%)。

小牛站外,又名小牛站外资源服务站,立志让站外推广更好的辅助卖家打造Listing,降低卖家运营成本。主营服务广泛,包括有:群组推广,影响者视频,Kol营销,品牌出海等相关服务,有兴趣的可添加文末客服微信~

新功能的使用路径和管理方法

卖家可以通过以下两种途径使用这个工具来管理费用:

  1. 事前预估费用(预览工具)

●在【菜单】→【库存】→【管理所有库存】里,点击任意商品的 “计算收入” 链接,就能直接进入亚马逊物流收入计算器;

●在发布商品之前,也能在库存管理流程的 “费用” 页面,通过内嵌的收入计算器提前预估可能产生的支出。

2.事后查询费用(查看工具)

按照【菜单】→【付款】→【付款控制面板】→【交易一览】的顺序操作,选中目标交易后,点击费用金额就能看到详细说明。

每个费用页面都包含:

●费用定义(解释费用的性质和产生原因)

●费用属性(影响费用多少的各种因素)

●费用计算(具体金额是怎么算出来的)

使用小窍门

费用透明只是精细化运营的第一步。就像亚马逊全球卖家服务副总裁说的:“清晰的费用结构能让卖家把精力放在创造价值上,而不是纠结于成本核算。”

建议大家:

1.赶紧开通费用明细功能;

2.用 Excel 或者 Google Sheets 做一个动态仪表盘,重点盯着这些:

●费用占比排前 5 的 SKU

●每个月费用的异常变化

●广告投入和销售额之间的关联

通过这些数据分析,把各项费用都掌控到位,把资源用在刀刃上,投入到核心的运营环节中去。

展开查看全文
Amazon出海市场B2CAmaz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