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地铁的公务员招募广告上,年轻人笑容灿烂地举着“为社会创造价值”的标语。但现实中,日本多地公务员招考出现“辞退率”(考上但本人不去)超5成的现象。
据在日知名博主介绍,东京郊外的日野市,2024年24人上榜,仅9人到岗,内定者60%弃约。北海道帯広市、函馆市也都突破50%。
原因很直接:工资差太多。
日本地方城市的市政府一般行政职位初任工资为18.8万日元(约9024元),都道府县为19.1万日元(约9168元)。而民间企业2024年应届大学生平均月薪已达24.8万日元(约11,904元),差距超过5万日元。
2025年,宣布将初任工资调高至30万日元以上的企业多达131家,是上一年的两倍多。
日本专家也指出,除了待遇问题,公务员工作中“顾客霸凌”(民众无理投诉)、办公环境陈旧、升迁制度僵化等也是年轻人转向民企的原因。
也有“反向突围”的案例。大阪府和泉市把大学应届生初任工资提高到27万0050日元(约1万2962元),并废除论资排辈,按职位定薪。2025年度招考吸引了549人报名,竞争倍率高达50倍,辞退率明显下降。
有网友称,当三菱商事给应届生开出800万日元年薪,当IT企业推行“工作结果主义”,当年轻一代拒绝“为稳定牺牲生活”,日本公务员的光环彻底褪色。2025年某县知事选举,30岁以下选民投票率不足20%,年轻人用沉默表达对体制的失望。
或许正如《黑色霞关》作者千正康裕所言:“当公务员从‘精英职业’沦为‘高危工种’,这个国家的年轻人已经用脚投出了选票。”在少子老龄化与财政危机的双重影响下,日本公务员的“失落三十年”或许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