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汽车集团宣布关闭其位于中国南京的工厂,这是自上世纪80年代进入中国市场以来首次关闭本土工厂。该工厂年产能为36万辆,主要生产大众帕萨特和斯柯达速派。关闭工作将逐步进行至年底,剩余生产将迁移至仪征工厂。
由于南京工厂靠近市中心,受扩建限制,并不适合向电动汽车转型。与此同时,南京市政府正努力为工厂寻找新用户,以维持运营。此举是“大规模战略调整”的一部分,旨在优化生产网络。
近年来,大众汽车在中国市场的份额持续下滑,尤其是在电动汽车领域。面对比亚迪等本土品牌的崛起,德国汽车制造商的市场份额被不断挤压。大众甚至不得不重新加大对燃油车业务的关注,以提升盈利能力。
德媒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在中国这一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上,德国车企普遍表现不佳:
德国车企在中国电动汽车市场几乎难有建树,奥迪今年纯电车型产量不到8000辆,而大众集团整体也仅不足6万辆。 除产品竞争力问题外,中国国内电动车价格战激烈、成本低且技术迭代迅速,进一步压缩了德国车企的生存空间。
另一个关键挑战来自欧盟对中国制造电动车征收高关税,这影响了德国车企将中国制造的电动车型出口到欧洲市场。 与中国本土品牌相比,德国车企无论在技术、娱乐功能还是性价比方面都缺乏优势。
德国著名汽车专家杜登霍夫表示:“中国是德国汽车制造商的痛处。” 长期以来,德国车企依赖中国市场的高利润,一旦这些利润消失,将对整个产业产生深远影响。
雪上加霜的是,德国车企在美国市场同样面临挑战。受特朗普政府的高关税政策影响,上半年几乎所有德国品牌在美国销量均出现下滑:奥迪下降9%、大众集团整体下降近7%、奔驰也减少了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