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ime Day后广告投放指南:亚马逊卖家如何稳销量、保排名
2025年亚马逊Prime Day已落下帷幕,尽管部分卖家反馈消费疲软、平台分流影响显著,但仍不乏爆单案例。调研显示,超过半数参与促销的卖家订单量增长三倍以上。
Prime Day虽然结束,但旺季流量并未立即消失。众多卖家选择持续发力,通过优化广告投放推动销量二次增长。
广告投放五大雷区及应对策略
想要在大促后实现广告投放效果事半功倍,需避免以下常见错误:
- 雷区1:大促结束后立刻停广告
广告运行需3至6个月积累数据,贸然停投会影响相关度和自然排名。建议保持广告在线,并适度调整预算与折扣。
- 雷区2:关闭转化不佳广告
停止广告会清零历史优化成果,影响ASIN表现。即使新品为主推对象,也不能忽视长期广告的价值。
- 雷区3:广告效果下滑
因缺乏管理导致标签错乱、转化下降。应对方法是定期否定无效词、优化关键词。
- 雷区4:忽视“浏览未下单”流量
Prime Day后的消费者尚未完全流失,可借助展示型推广进行再营销,提升站内转化。
- 雷区5:忽略后续广告规划
返校季与秋季大促即将来临,应提前布局8月广告策略,利用大促获取的关键词优化广告投放。
会员日过后运营策略
Prime Day之后,订单量通常会回落,尤其是中小型卖家。为稳定销量、保住排名,可采取以下措施:
- 销售数据复盘
评估销售额达成情况,分析订单量、客单价、利润率等指标变化,结合广告数据(如ACOS、CPC、CTR)发现问题。
- 链接优化
对点击率、转化率较低的产品进行AB测试,避免直接修改标题、图片、五点描述等核心元素。
通过一周对比测试版本的数据表现,判断优化效果,样本量越大结果越可靠。
- 促销设置
维持5-7天与大促力度相近的优惠券或会员专享折扣,防止销量断崖式下跌。多样化促销搭配可提高用户购买意愿。
- 广告操作技巧
大促期间加大高绩效广告预算,恢复原预算后合理配置资源;设立临时广告回收出单词流量,并保留表现优异者。
- 关键词排名优化
分析PD前后核心关键词变化,针对性提价CPC或调整竞价策略。
- 意向客户再定向投放
通过SD广告配合定向优惠券触达“加购未买”用户。
- 库存管理
根据实际销量补货。爆单卖家按活动前销量的1.2-1.5倍备货,非爆款则以100%-120%为准。
- 用户反馈处理
关注差评与退货率,控制大促后负面影响,适时调整价格和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