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大客户拖垮?易居裁员90%背后的困局与警示
深圳市迅美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2025-06-16 18:46
“暴雷潮”席卷房企

易居裁员超90%:从行业“航母”到谷底的警示

昔日房地产代理巨头陷入困境,引发行业反思

近日,一则关于易居(中国)企业控股有限公司裁员幅度超过90%的消息震动业界。这家曾风光无限的房地产代理“航母”,在市场剧变下迅速陨落,令人唏嘘。

易居创立于2000年,是中国领先的房地产全产业链服务商,业务涵盖一手房营销代理、二手房中介及房地产咨询和信息服务等。2018年,其成功登陆港交所,并集结了恒大、万科、碧桂园、融创等26家头部房企入股,背后更不乏阿里巴巴、华侨城、恒基集团、新加坡城市发展集团(CDL)等国际巨头。

强大的股东背景以及深度绑定核心客户的模式,在行业上升期帮助易居乘风破浪。数据显示,2015-2017年间,其来自前五大客户的收入占比从31.7%攀升至44.1%,其中仅恒大一家占比就由22.3%升至35.1%。即便上市后,恒大、碧桂园等仍是其主要收入来源。截至2023年,其一手房代理业务已连续六年位列行业首选品牌,服务覆盖全部中国百强开发商。

然而,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高度依赖头部房企的商业模式在市场繁荣期带来红利,却在行业下行时成为致命软肋。随着房地产“暴雷潮”的到来,集中客户结构缺乏缓冲机制,令易居首当其冲。例如,最大客户恒大集团深陷债务危机,导致易居约40亿元应收账款瞬间沦为坏账,严重打击了公司现金流。

财务数据显示,自2021年起,易居已连续四年亏损,累计亏损超200亿元。2024年年报显示,全年实现收入37.98亿元,同比下滑14.58%;净亏损12.73亿元,亏损扩大2.71%。据《中国房地产报》报道,其资产负债率已达479.68%,股东权益/总负债低至-77.45%。员工规模也从2018年的24,218人锐减至2024年底的1,770人。

面对危机,易居并非没有尝试自救。公司优化一手房代理业务板块,同时深化数字化布局,包括将与阿里共建的“天猫好房”纳入自身生态、重点发展克而瑞数据平台、探索城市更新方向等。

但近两年财报显示,转型尚未扭转颓势。线上流量成本高企,竞争激烈,短期难盈利;线下传统业务则受制于开发商资金问题和市场萎缩。业务模式惯性巨大,新业务培育周期长,转型阻力明显。

从易居的案例中,行业应吸取三点教训:

  • 过度依赖风险巨大:依附式发展在市场下行时抗风险能力薄弱,单一客户问题极易传导为全局危机。
  • 风险管理缺失:在上升期忽视大客户敞口风险,缺乏预警机制。
  • 核心竞争力不足:需构建技术、品牌、服务能力优势,提升自我造血能力,以抵御行业波动。

走出困境的关键在于重构商业模式,降低对单一客户和行业的依赖,拓展多元化收入来源,增强业务韧性。未来,大家居建材行业或将走向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多渠道模式,以应对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

展开查看全文
文章来源:【 家居新范式】公众号,原文《被大客户拖垮?易居裁员90%背后的困局与警示》,大数AI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