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盲盒到人设,Labubu用“共鸣”创造消费红利
三体文明
2025-06-13 19:00
从“丑萌潮玩”到“社交符号”——Labubu的品牌破圈密码

Labubu爆红背后:情绪消费如何催生新一代文化现象

从“悦人”到“悦己”的社会情绪转折

Labubu的走红,标志着年轻人消费观从“悦人”向“悦己”的转变。在内卷和社交压力下,年轻群体更追求真实的自我表达。这只野生眉毛、牙齿外翻的小怪兽,用不完美的形象打破了主流审美的桎梏,成为个性和情绪宣泄的代表。

Labubu不只是玩具,而是情绪容器

Labubu的魅力在于它承载了用户的情绪投射。没有固定设定和故事背景的它,可以随用户心境变化呈现出不同状态,成为一种可控的情感陪伴体。在高压社会环境中,这种“无害+静默”的陪伴方式弥足珍贵。

推动Labubu出圈的三大因素

小众圈层与中产女性的扩圈力量 最初在谷圈和二次元社群流行,后来被具有高消费力的“爱马仕女孩”所带入主流视野,通过端盒、收集、换娃衣等行为完成从亚文化到大众文化的跃迁。

社交媒体成为文化放大器 短视频和图文平台改变了消费决策逻辑,Labubu借明星如Lisa、Rihanna的晒图引爆粉丝效应,KOL传播加速扩散,并由算法推荐制造出“落伍焦虑”,促成了模仿性消费。

海外试水反哺国内认知 Labubu最早在东南亚市场取得成功,因“海外文化认证”增强了其在国内的潮流属性,类似中国品牌出海再回流的模式。

Labubu背后揭示的三大趋势

1. “人感消费”崛起 年轻人追求仪式感、松弛感、社交感等情绪价值,产品不再是功能满足,而是情感共鸣。

2. 小众文化破圈成为主流源泉 亚文化正成为主流市场的灵感来源,品牌可借助核心圈层实现内容破圈。

3. 海外是冷启动试验田 新兴IP可在海外市场验证文化接受度,并为国内市场造势。

对投资者的启示:情绪价值正成为新资产

情绪连接型品牌、文化符号类生活方式品牌以及具备全球影响力的内容型企业将成为未来投资热点。衡量标准也从传统市场空间转向“文化共鸣 + 情绪深度 + 可复制路径”。

结语:下一个Labubu将在哪里?

Labubu是一个信号——人们需要的是有温度的“心灵寄托”。未来类似的潮玩、AI陪伴、虚拟宠物或小众App将不断涌现,它们的核心逻辑只有一个:“我不解决你的问题,但我陪你面对它。”
展开查看全文
文章来源:【三体文明】公众号,原文《从盲盒到人设,Labubu用“共鸣”创造消费红利》,大数AI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