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28日至30日,“2025数字农业创新训练营”云南站活动在大理古生村举行。本次活动由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浙江大学与拼多多联合主办,来自秘鲁、乌干达、肯尼亚、坦桑尼亚、巴基斯坦和中国等8个国家的18名青年农业创业者参与调研交流。
古生村作为乡村振兴示范点,在数字农业方面取得突出成效。今年4月,由拼多多支持建设的“数商兴农科技小院”正式启用,孵化出养分智慧管控平台项目。该项目通过实名制购肥、定点配送、精准施肥等方式构建数字化农业管理体系,有效连接科技与农业生产。
拼多多长期支持的“全球农创客大赛”和“全国科技小院大赛”持续推动农业创新发展。截至2025年,两项赛事累计发掘582个来自全球40个国家的农业创新项目,带动约1500名农学研究生投身乡村实践。
2025年赛事进一步聚焦数字农业与创新创业领域,其中“2025全球农创客大赛”和“第三届拼多多杯科技小院大赛”重点考察项目的技术创新与实际应用效果。
在推动数字农业发展过程中,拼多多不断加大投入力度。今年4月,公司宣布启动“千亿扶持”计划,继续以资金与技术支持农业科技研发与推广。未来,拼多多将继续发挥平台数字化优势,助力农业产业链源头升级,服务乡村振兴战略。
调研团在云南大理湾桥镇南庄村走访期间,深入了解当地农户家庭状况、耕作习惯及现代农业理念的应用情况。
秘鲁农创客罗宾森所在的团队专注开发语音生物认证系统,用于为农民提供天气资讯、市场价格查询等信息服务。
该系统使用RNN算法构建专属语音识别模型,对西班牙语和克丘亚语识别准确率已突破90%。
在深入农村实地考察后,国际农创客们认识到,机械化种植模式和现代科技手段正在深刻改变传统农业运作方式。
中国农业大学副教授金可默指出,科技小院既要让国际访客了解中国乡村发展,也应吸收国际经验。
拼多多副总裁侯凯笛强调,要借助国际农创客的创新思维,为中国乡村振兴注入全新活力。
调研团随后参访大理宾川柑橘科技小院示范园。该园由云南农业大学联合省州县三级科协建立,致力于高原特色水果种植研究与科技创新。
面对种植密度过大、施肥粗放等问题,园区引入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有机水肥发酵技术等措施实现科学供肥。
来自肯尼亚的农创客凯莱布认为,这种微生态种植模式对非洲农业发展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宾川柑橘科技小院主导企业云南淏丰农业见证教授工作站揭牌,标志政产学研协同深化推进。
考察期间,国际农创客关注的核心议题集中在数字技术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以及小农户新技术采纳效率两个方面。
中国农业大学副教授金可默介绍洱海流域古生片区养分智慧管控平台成果,农户可通过移动设备订购化肥并享受精准配送。
平台预计可使试点区域排入洱海氮磷含量降低30%以上,有效控制面源污染,提升管理精度。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创新办公室专家尼古拉评价称,这是多方协作的成功典范:政府引领政策,高校输出成果,企业提供服务,合力促成技术创新落地。
此次为期三天的训练营不仅是技术交流盛会,更是发展理念革新的契机——展示中国农业向科技驱动转型的同时,也为全球可持续农业贡献多元方案。
拼多多将持续依托“千亿扶持”计划,强化数字平台资源优势,助力全球农业人才培养与农研技术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