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光整并曙光后,是否会放弃服务器?
雷峰网
2025-05-26 19:58
到底是做服务器产品,还是像华为一样做开放生态?

海光吸并曙光引发热议:半导体产业链整合新模式

芯片企业主导供应链整合,华为或将面临挑战

5月25日晚间,海光信息发布关于吸收合并曙光信息的公告,因其“子公司反向收购母公司”的模式而备受关注。两家企业同属中科系,均源自中科院计算所。

根据协议,海光信息将发行股份对曙光信息进行整体吸收合并,这种由上游核心芯片企业主导整机公司的案例,在业内尚属首次,也被认为可能成为未来趋势。

从财务数据看,2024年海光营收91.6亿元,较上年增长52.04%,市值达3100多亿;而曙光同期营收为131.48亿元,但同比下降8.4%,市值约902亿。在营收更小的情况下完成吸并,凸显出海光的战略布局。

01

芯片公司拼的是系统能力

多位行业观察者认为,此次并购不仅体现芯片企业在技术整合上的需求,也反映出市场竞争正在由单点转向全系统。

海光主要提供高端CPU与AI加速器DCU,而曙光则深耕服务器、存储等算力基础设施领域,两者的结合有助于构建更完整的解决方案。

从业者指出,未来AI芯片的竞争不再仅限于硬件性能,而是涉及集群化、超节点等更复杂的结构。

02

整并后的发展路径选择

对于整合后的战略定位,业内有两种主流判断。一种观点认为,海光有望推动板卡与参考设计优化,并通过曙光团队强化OEM合作。

另一种看法则担忧,若海光涉足通用服务器业务,可能会削弱合作伙伴对其中立性的信任。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正值海光第四代CPU推广关键期。由于海光3号已停产,海光4号全面转向国产工艺,此时借助曙光销售体系显得尤为关键。

03

与华为生态博弈加剧

尽管目前两家公司未完全明确具体生态路径,但从市场反应来看,其发展方向被认为将影响国内自主可控芯片格局。

如果采取类似华为鲲鹏+昇腾的策略,组建独立合作伙伴体系,则将直接冲击现有生态,x86与Arm两大架构之间的竞争也将更加白热化。

展开查看全文
文章来源:【雷峰网】公众号,原文《海光整并曙光后,是否会放弃服务器?》,大数AI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