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预防供应风险是“防火”,那么当中断发生了,我们就要实施“救火”的行动。
保障供应如救火,正确的做法是先恢复供货,减少损失。具体可通过以下流程执行:
通过5W2H方法还原问题真相:
使用事实和数据说话,是企业应建立的一种文化。
若企业此前已将供应事故经验总结为案例,则可在内部系统快速查询并借鉴已有解决方案。例如,某供应商工厂发生火灾时,采购部门迅速寻找替代供应商,确认其产能与库存后,通知创建订单,并由物流公司提前安排运输车辆,确保不断供。
相关经验需被归纳为标准化操作手册,实现“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在中断发生后的24小时内,需完成的任务包括:
以福特汽车2018年北美镁散热器供应商火灾事件为例:公司数小时内组建团队前往现场抢救关键设备,并调动全球资源,在英国诺丁汉启动替代生产点。40吨模具经空运抵达后立即投入生产,6天内首批零件空运回美恢复供应。整个过程责任明确、时间单位精确到小时乃至分钟。
通过因果树分析(从人、机、料、法、环五方面入手)及5Why分析法,识别问题根本原因并防止重演。
调查还应包含逆向思维——即为何未能提前发现问题?这是对逻辑推理能力的考验。
以福特案为例,事故根源在于镁合金材料本身存在自燃、爆炸等安全风险。尽管该材料轻质且能提升燃油效率,但其危险性却未引起足够重视。
通过正反两方面的5Why分析找出根本原因后,制定针对性改进方案。
例如福特公司意识到仅依赖单一供应商风险过高,尤其该供应商曾发生过小型火灾。根据卡拉杰克供应矩阵原则,企业应开发备选供应商,使关键物料转为杠杆物料,降低整体供应链风险。
对供应中断全过程进行总结复盘,将经验教训在企业内部分享推广,有助于预防类似风险并持续优化管理体系。
举一反三,企业在处理完某次单点供应商导致的生产中断后,可对其他同类型潜在风险供应商进行全面排查,清除隐患。
正如哲人所说:“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企业更不应重复犯同一错误。